農地膜的特點及使用
農地膜的特點及使用
一、農地膜
1111塑料地膜能起到增溫護根、防凍、保墑、調節光照、節水、除草以及控制土壤鹽堿度的作用,進而促進作物早熟,提高作物質量與產量。地膜品種較多,主要有普通無色透明膜、無滴膜、黑色膜、白色膜、紫色膜、綠色膜、藍色膜、紅色膜、紅外膜、轉光膜、雙色膜、銀灰色膜、鋁箔膜、有孔膜、出苗膜、除草膜、保溫膜、可降解膜及耐老化地膜等。地膜已應用于各類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栽培及早稻育秧的地面覆蓋。
我國常用的農地膜
二、各類地膜的特點及使用
無色透明地膜透光性好,膜內溫度高,適用于春秋兩季使用。由于膜內溫度高,用于水稻育秧及茄子、甜椒、西瓜等喜溫作物較好,對于有些作物易導致發病。缺點是膜內形成霧滴會影響透光,故也稱為有滴膜。
無滴膜中含有親水物質,覆蓋后膜內表面水滴連接成水膜而沿膜流下,故稱為流滴膜。此膜透光率高,膜內外溫差大,使用效果較普通無色透明地膜好,膜內濕度也相對較小。
有色地膜以及紅外膜、轉光膜統稱為光效膜。光效膜通過選擇性透過波長及能級的光線而起作用,針對性較強,對不同作物有不同效果。
黑色地膜能防治雜草,但提高地溫較少(僅2~
白色地膜可將光反射作物葉子及果實上,有利于光合及催熟作用。綠色膜阻擋紅橙光和藍紫光,可抑制雜草生長和提高某些作物的產量,但因抑制雜草能力不強而使用不多,綠色膜多用于茄子、草莓、瓜類等作物。
1111雙色膜通過減少透光抑制雜草及得到適宜的地溫,用于西紅柿、草莓、甜椒等作物。
紫色膜能透過紅、藍光并吸收綠光,有利作物生長,如用于菠菜,可提高產量,延長上市期。藍色膜在弱光光照條件下,透光率高,強光照條件下透光率低,故保溫性好,用于水稻育秧、蔬菜、花生、棉花、草莓、馬鈴薯等作物可提高產量與質量。
1111紅色膜能透過紅光與藍光,能促進黃瓜等作物生長。紅外膜中加有透紅外線助劑,增溫幅度提高20%。
轉光膜中含有轉換劑,將太陽光中的高能短波轉換成低能量級長波及中長波,為作物提供適宜光照條件,促進作物生長及提高產量,由于成本原因,目前在我國轉光膜還未用于地膜,只用作棚膜。
銀灰色膜與鋁箔膜具有較強的光反射作用,能驅翅蚜,能提高地溫,能補充作物及果實背面光照的不足,進而減少病毒危害、提高作物產量,促進果實著色及提高果實糖份。
1111銀灰色膜適用于黃瓜、西紅柿、西瓜、芹菜、結球萵苣、菠菜、煙草等作物。
1111鋁箔膜適合高溫季節種蔬菜用,也適用于桃、蘋果、櫻桃等果樹。由于鋁箔膜成本高目前使用較少。
1111有孔膜上按作物栽培行距排列打有一定直徑的孔,孔徑2~
1111除草膜除黑色地膜外,尚可將除草劑添加于膜中或涂于膜表面,除草劑緩釋到土壤中起除草作用,除草膜目前廣泛應用于甘蔗、玉米、栽培,也可用于花生、甜椒、西紅柿,在煙草、黃瓜上不能用,炎熱天也不能用。
1111可降解地膜的產生源于消除土壤中地膜殘片造成的“白色污染”。降解地膜有生物降解型、光降解型和光/生物雙降解型三大類,目前降解地膜在各地、各類作物栽培中都有一定數量的應用,但應用不夠普及。降解地膜推廣困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,一是價格,二是現有技術水平制約及各地土壤、氣候、光照等條件的不同導致地膜降解時間不能準確控制,而降解地膜技術的成熟與完善仍需經歷相當長的時期。
1111保溫地膜通過減少長波紅外線透過量而起到保溫效果,在北方及冬季使用較多。
此外尚有可收集透過雨水的滲水地膜,滲水地膜有兩種,一種是具有一定孔密度(打孔)的小孔膜,另一種是具有透過選擇性的微孔膜,微孔膜可通過致孔劑或拉伸致孔,微孔膜有親水性,可透水但不透水蒸氣,微孔膜使用效果較好。使用滲水地膜可減少作物灌溉次數,具有節水效果。
棚膜產品結構要向多層復合化發展,性能趨向高透光、高保溫、高強度、長壽命和持續的流滴期、防霧期、轉光期、防塵期、防菌期等功能化和綜合化;地膜產品要向保墑、增溫、除草、防蟲等功能化方向發展,品種向蘆筍、棉花、煙草、大蒜、韭菜等專用化方向發展,從而為國內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急需的品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