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色母市場將迎來合并風暴
9月22~24日,由中國染料協會色母粒專委會主辦的2015全國塑料著色與色母粒學術、技貿信息交流會在成都舉行。會議認為,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,“十三五”時期,色母粒行業發展的重點在產品功能化。
北京吉和色母料有限公司派出多為技術人員前往成都進行技術交流,不僅僅了解和進一步掌握當今社會色母生產的新型技術,同時了解色母料銷售的近動向,經吉和公司技術人員介紹,這次的成都之行收獲頗為豐富,同時也大膽預測未來中國色母市場的風向標,預示著中國,尤其是北方市場,一些小型的作坊式小規模的色牧 廠將迎來低谷,走專業化集中型生產的企業將迎來高潮。
今年7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保護期到期,對色母粒行業來說,國際低價產品的進入對國內市場造成巨大沖擊。隨著行業大環境發生變化,大眾化的色母粒產品已不再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,而以功能化色母粒生產的高性能、節能環保的各類塑料制品將有廣闊市場。因此,發展功能化色母粒產品將成為增強競爭力的關鍵。若想爭取更高的市場占有率,色母粒行業必須瞄準汽車、建材、醫用和農用化學品、電子信息技術等高端市場。
功能化色母粒產品標準化體系的建設正在進行,成為色母粒產品走向功能化的重要支撐。中國染料工業協會色母粒專委會秘書長喬輝表示,聚丙烯(PP)色母料、高抗沖聚苯乙烯(PS-HI)色母料兩項標準已于今年4月1日起頒布實施,聚苯乙烯(PS)片材混配專用色母粒、冷熱水用聚丙烯(PP-R)管材專用色母粒標準有望在今年年底頒布實施,為了適應當前的市場形勢,吉和公司花大力度開發功能母粒8177、8188、9199等產品,深受客戶好評。
北京吉和色母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先生認為,色母粒行業應加強產學研對接,拓展高端產品,創新前瞻性產品,為客戶提供新型的解決方案。同時,要注意捕捉市場新機遇,進入潛在市場,實現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和發展,走原料工藝、樹脂合成、產品應用開發一體化路線。爭取到2020年,建立起具備自主創新能力、規模較大、產業配套齊全的產業體系。
同時指出,要大力發展大宗、關鍵合成材料制造新技術和高性能功能化色母粒關鍵技術,在分散、著色兩個領域加大研發力度,在配方試劑、工藝設計方面下功夫,合理選擇功能助劑、添加劑等。
會議強調,功能化色母粒產品開發必須以市場為導向。色母粒行業應重視高效的專業化營銷網絡,運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物流技術提升營銷水平。提倡“互聯網 ”、產品 服務、集約化發展等混合產業模式。功能化色母粒市場未來將不再僅僅滿足于產品的生產,而是由銷售產品延伸至銷售服務,即通過智能的、可聯網的產品生成數據,提供全新的數字化服務,從而開辟新的收入來源,使工業控制和管理實現優化、有限資源大限度使用,終降低成本。